馬沙早兩天閱報,各大報章報道一項調查,該項調查發現,父母罵「廢物、衰格、打死你或去死」等最影響子女一生。該中心更指該等說話可能成為家庭暴力事件的導火線云云。
馬沙非常同意父母不應用帶有羞辱和恐嚇的說話跟子女溝通,但至於父母應盡量向子女多說一些鼓勵、欣賞或安慰的說話去提高子女的自我形象這一點,馬沙就不敢苟同。
首先,很久以前世界各地已不斷提倡父母不要向子女作出體罰,怕傷害子女心靈並增加子女長大後的暴力傾向。但此法推行多年,又不見得自小未受體罰的新生代比自小被「棒下出孝兒」教育出來的人優勝。看看現今新生代涉及的校園暴力事件可知一二。
現今的父母已不能打子女(想坐牢者例外),令一些孩子在做錯事時,夠膽以報警來恐嚇父母或教師。子女已不能打,現在又說不能罵,只可說鼓勵、欣賞或安慰說話。如此,便孕育出一班生存同適應能力較低,但自尊心極強的新生代。
長大後怎樣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生存呢?
馬沙見過幾個年輕人踏入社會後,因工作上出錯而被老闆罵兩句後竟當場痛哭。難道要求所有老闆繼續保護閣下子女,錯不能罵嗎?
最遺憾的是那些自小被社會及父母過份保護,當面對真實世界,遇到逆境時不能適應而輕生者。已為人父的馬沙始終深信「養不教,父之過」,但怎樣去教,確是難題!
(3月14日刊於《am730》)
*********************************************************************************
*********************************************************************************
後話:
這幾句三字經字數不多,但意義重大....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
【譯文】
人生下來的時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只是由於成長過程中,後天的所處的環境和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
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善良的本性就會隨環境的影響而改變,至於教育的諸多規律中,應注重培養孩子的專心致志、持之以恆。
生養孩子卻不加教育,這是父親的過錯。教育學生不嚴格要求,這就是做老師的懶惰了。
為人子女如果不用心學習,是不對的;年紀小的時候,不肯努力、用功學習,等到年紀大了,還能有什麼作為呢?
9 則留言:
養不教,父之過
教不嚴,師之惰
本人覺得此四句乃精要所在,現時比較年輕的父母根本就沒有這個觀念,大多人都認為教子女只是學校的責任,自己只是責起居飯食。
試問這樣的父母怎能教出好孩子?小孩從出生到他進入社會都是不停的向身邊的人學習,做父母必先正其身。我也同意你說現今社會對教育的觀念已產生很多問題,只著重知識卻缺乏道德教育。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父親就象君王,必需有其尊嚴,對子女賞罰分明。子女就象臣子,必需尊敬父母,以家庭為依歸。
可惜當孩子開始進入社會,可以得到的錯誤知訊實在太多,父母只能盡力而為。
柏陽提過一個故事:有個大盜臨刑之際,叫佢阿媽行埋去抱佢,點知一野咬左隻耳。班人問點解死到臨頭仲咁大逆不道,佢話:「就係因為佢以前縱容,先有今日下場」。
當然唔會咁極端。但如果真係愛子女既,都係嚴少少好。
btw馬老,有野求助,請看貓。
現今時代,父母不教,社會傳媒則教之以民主,人權,自由,但欠責任和義務.苦了誰?
現今時代,父母不教,社會傳媒則教之以民主,人權,自由,但欠責任和義務.苦了誰?
小朋友一定要教,一味袒護的話小孩子就不識輕重,也不能自立。就像學行路,小朋友一定會跌,但你忍不住去扶他,呵住呵住,其實係剝奪佢享受自己努力的自由。
正如家母話齋,就算火遮眼,要打,最緊要係打在厚肉上,例如屁股,只覺痛而不會傷到骨和臟腑,那種傷是沒法回頭,包保令有良心的父母一世後悔。教孩子都係,控制自己,不做些身體上或心靈上沒法回頭的懲罰,就已經好好。
::Pakkin::
想問馬沙:
若然德信先生"曳曳", 您會否:-
1. 用籐條打德信(您想要的話, 歡迎問我借)?
2. 勁罵德信?(程度未至於去到「廢物、衰格、打死你或去死」地步)
3. 何時完結打罵生涯(若然會做1及2的話)?
打罵必定要,但不會過火.
至於何時完結,相信要完結時就自然會知!
小貝很有同感,
「打者愛也」
小貝身邊有一位朋友, 他有一個小朋友, 自幼出生有心漏症, 即是天生心臟有個洞, 他為怕小朋友哭哭啼啼時會把這個洞撐得更大, 故此由小到大都沒有什麼教導, 這個小朋友, 是我在朋友間見過最頑皮, 最令父母丟臉的小朋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