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0月 31, 2006

何謂泡沫

馬沙習慣每天早上,都喝一杯咖啡,一些咖啡如 Capuccino 等,在其上都有一層泡沫,此泡沫是我們肉眼容易看得見的。

恆指已在萬八點之上,一再創出新高。近日很多財經報刊指出,目前恆指不算貴,並指出今次比2000年時的高位硬淨,主要原因為恆指 PE 只有十多倍。更有說今次恆指高位,並沒有泡沫,何來股災。

可是,港股歷次股災,都是無聲無色地來臨。而我們現在所說的所謂泡沫,都是在之後檢討時得出的結論。

小沙記得97年時,很多人都說股市及樓市在回歸後,定有一段時間支持,誠因中央必不讓香港經濟在回歸後短時間出現問題,而當時紅籌股的股價被炒到天比高,幾十倍PE的股票比比皆是。

再說2000年一次科網股熱潮,幾乎所有大藍籌都趁熱鬧,開設科網公司如長和的 Tom.com 及 新地的 Sunevision 等等。

每當一個泡沫爆破前,樂觀的投資者及那些別有用心的大行,還會作出種種理由唱好股市。對小沙這種小股民而言,與其向上望 (估計中短線最高為 19,000 點) 只有5% 的升幅,為什麼不向下看看那萬丈 (20 - 30%) 深淵呢!

由於工行上市當日因工作原故未能在接近 $3.6 將3,000 股工行 (1398) 放出,故小沙今天已將3,000 股工行及原先持有的建行 (939) 在還有微利的情況下全數沽出,慢慢等待大市調整。

對馬沙而言,現在要買入的是 - 花生。即所謂 "食住花生等睇戲" 是也!

星期五, 10月 27, 2006

錯誤的業績摘要

馬沙最近發現多間 (至少已發現3間) 上市公司 (特別是創業板公司) 在其業績公佈的數據上出現嚴重的會計問題。

其中問題比較突出 (嚴重) 為天業節水 (8280) ,其於本月二十日公佈之業績摘要如下:

新疆天業節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
XINJIANG TIANYE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SYSTEM COMPANY LIMITED*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號:8280)
截至二零零六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的第三季度業績公佈

摘要

- 於截至二零零六年九月三十日止三個月,本集團錄得未經審計純利約人民幣274萬元,較二零零五年同期上升約32.37%。於截至二零零六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本集團錄得未經審計純利約人民幣2,913萬元,較二零零五年同期純利上升約6.82%。

- 董事會不建議派發截至二零零六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的中期股息。

- 於截至二零零六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本公司股權持有人應佔溢利之每股基本盈利約為人民幣0.062元



首先,其集團 (The Group) 於截至二零零六年九月三十日止三個月未經審計純利應是約人民幣306萬元 (不是約人民幣274萬元)。

(註: 約人民幣274萬元實為集團錄得未經審計純利約人民幣306萬元減去少數股東應佔之虧損人民幣32萬元 。即約人民幣274萬元並非純集團錄得未經審計純利,而是已包含少數股東應佔之虧損。)

而較2005年同期上升應是約 [(人民幣306萬元-人民幣221萬元)/人民幣221萬元]*100% = 38.46% (不是其公佈之32.37%)。

最為突出的錯誤為其集團 (The Group) 於截至二零零六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未經審計純利應是約人民幣2,919萬元 (不是約人民幣2,913萬元)。即較二零零五年同期純利上升約 [(人民幣2,919萬元-人民幣2,566萬元)/人民幣2,566萬元]*100% = 13.75% (不是其公佈之6.82%)。

即是話,整份業績公佈文件摘要只有每股基本溢利約人民幣0.062元一項是正確的。


小沙很奇怪,正常來說,此文件公佈前,理應經過公司 (集團) 之內部會計師,財務總監,審核委員會審閱 (此文件亦有說明審核委員會認為該業績已做出充分披露)。那麼, 3位獨立非執行董事是否要就此事負責呢? 至少今天小沙還未看到其公佈修正業績之文件。

馬沙相信此問題之出現主要由於今年所有公司之綜合財務報表是根據新會計準則編制,而新準則下綜合損益表所列出之本期溢利並未減去少數股東權益 [Minority Interests (MI)], 以往是已減去少數股東權益 [Minority Interests (MI)] 後才列出,因此,小沙相信會計部及管理層並沒有留意此表述上之重大變更。


經小沙修正自用之摘要:

- 於截至二零零六年九月三十日止三個月,本集團錄得未經審計純利約人民幣306萬元,較二零零五年同期上升約38.46%。於截至二零零六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本集團錄得未經審計純利約人民幣2,919萬元,較二零零五年同期純利上升約13.75%。

- 董事會不建議派發截至二零零六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的中期股息。

- 於截至二零零六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本公司股權持有人應佔溢利之每股基本盈利約為人民幣0.062元


對於我等小投資者,小沙建議今年還是經常帶備計算機左身,自己計一計比較著數。

信人,不如信自己!!



(註: 小沙之會計知識為幼稚園級別,跟"四大會計師行"有很遙遠的距離,如有錯,還望賜教及見諒!!)

星期二, 10月 24, 2006

給兒子的信 (一)

我兒,人一生要為很多事去等,從小時候等吃,之後望快快完成小學、中學、大學畢業,不用再讀書。出來社會努力工作,等升級。未拍過拖時等待女友,拍拖、分手、再等,好不容才找到真愛一起生活。為父在這數十年間,曾讓我等的事很多,但叫我等得最驚心動魄的,可算是等你健康出世。

我兒,由你出生到今日,剛好一個月。還記得一年前為父及你媽媽一起向神禱告,求神賜我倆產業,等了多月後,禱告得神應許,神將你賜為我倆的產業,真感謝主。

為父等你近十個月,還記得一個月前的昨天晚上,我本是帶同你媽媽及你一起到法國醫院,我倆本不想你這麼細小 (2.55 kg) 就來到這世界,但因應陳醫生的忠告,我倆只有早一星期將你帶來這世界。

可恨的是,陳醫生竟說法國醫院被國內孕婦完全攻佔,為父惟有將你倆送進浸會醫院。還記得當晚你倆入院後,為父自己回到家中等待,回到家時雖已夜深,但切夜難眠,尤其你媽媽說你有危險時,為父更不能入睡。只有一面灌下多罐啤酒直等到天亮。

第2天早上,為父第一時間飛的到醫院,本來陳醫生已準備好為你引產,但不知為何,你的心跳突然如恆生指數的 deep V 一樣,真讓為父如面臨股災一樣,在沒有選擇下,為父惟有跟隨陳醫生專業意見,決定開刀把你帶到這世界。

由你媽媽被推進手術室至出來,雖短短一個多小時,但對為父來說,此一個多小時有如新股上市等候開出第一個紅盤一樣緊張。

當你由手術室推出來見到你第一眼時,為父真的被你怪怪的樣子嚇了一大跳。啊!原來你的樣子要多天後才變回正常。

在這一個月,你除了吃、睡、排泄及哭,什麼都不懂,但你卻叫媽媽眠乾睡濕,切夜難眠,你長大後,定要回報你的好媽媽。

我兒,你現在還不懂自己的名字,但為父已為你取名為 "德信" 。"德" 乃 "德、 智、 體、群、美、善" 之首, "信" 乃 "信、望、愛" 之首也。願我兒長大後做一個有好德行而且相信神之人。

祝我兒滿月日健康快樂,快高長大,早日認識獨一真神。

父 - 馬沙字
2006年10月24日深夜

星期一, 10月 23, 2006

淺談超大現代<0682>

剛剛假日,跟一朋友吃飯時,朋友問小沙若想做生意,那個行業可賺大錢,小沙想一想,即跟朋友說: "返鄉下耕田"

早兩天超大現代<0682>公報截至今年6月底止全年業績:

超大現代<0682.hk>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全年業績,錄得純利13.58億元(人民幣下同),升5%;扣除特別頂目收入後之純利為12.43億元,升11%;每股盈利0.57元,升3%;末期息每股派11.5分。 期內,營業額為27.98億元,去年同期為22.38億元。

超大現代<0682.hk>董事長郭浩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止,持有手頭現金26.14億元(人民幣下同),現時公司在內地之農業發展仍低,相信未來尚有很大發展空間。 另外,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陳志寶表示,明年資本性開支18-20億元。他又表示,現時可生產土地為28萬畝,06-08年擬購再購入20畝土地,希望藉此令3年後利潤倍增。

小沙無意及覺得無需要對此公司作出詳細的財務分析,首先,小沙在這五年間已看過不少對此公司的大大小小分析.再者,小沙從不相信此人世間竟有一間純利能高達53%而幾近無市場對手的公司.

尤其在中國,熟知中國市場的人都知,若有一商店能在國內賺錢,不出數月,附近必有大量同類商店.最後鬥過你死我活.此乃國內人做生意的一貫做法.

小沙有一認識20多年從事菜販行業的朋友對我說,除了在颱風後能賺取巨利外,那有可能有此純利,如有,為什麼全中國這麼多人耕田都咁貧窮?

小沙還記得6年前一次到國內公作回港途中在車上遇到一大學同學,此君在"大袋"的會計師行 (核數師) 工作,並剛為"大袋"完成年尾盤點. 小沙很好奇蔬菜怎樣盤點,向朋友請教,朋友說: "那有得點!! 只能坐著一輛好像哥爾夫球車般的小車在幾十畝的山上周圍去,他們說田入面是什麼就是什麼,有幾多就有幾多,難道你全部挖出來嗎?" 聽到這兒,小沙即時有點汗顏 (雖然小沙無從證實此大學同學說話內容的真確度。).

明乎此理,小沙不難相信,在不久將來,又有一班香港小股民要哭股喪...........

星期五, 10月 20, 2006

梅菲定律 Murphy's Law

Murphy's Law 譯為“梅菲定律”,常用於表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以及不可違抗的規律。梅菲定律的原句是這樣的: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 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兩種選擇,其中一種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作出這種選擇。)

愛德華·梅菲(Edward A. Murphy)是一名工程師,他曾參加美國空軍於1949年進行的MX981實驗。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測定人類對加速度的承受極限。其中有一個實驗項目是將16個火箭加速度計懸空裝置在受試者上方,當時有兩種方法可以將加速度計固定在支架上,而不可思議的是,竟然有人有條不紊地將16個加速度計全部裝在錯誤的位置。

於是梅菲作出了這一著名的論斷,並被那個受試者在幾天后的記者招待會上引用。 幾個月后這一“梅菲定律”被廣泛引用在與航天機械相關的領域。經過多年,這一“定律”逐漸進入習語範疇,其內涵被賦予無窮的創意,出現了眾多的變體,其中最著名的一條也被稱為 Finagle's Law,具體內容為:If anything can go wrong, it will.(會出錯的,終將會出錯)。並且錯誤常接二連三。


小沙有位在某四大會計師行做Partner的老友,最近forward了一個由香港會計師公會(HKICPA)發給會員的電郵,click入去看,第一眼看,小沙找不到問題,再看一次,找到了.

大家一起找找看吧!!

From: HKICPA [xxxx]
Sent: Friday, October 13, 2006 12:38 PM
To: [xxxxx]
Subject: Press Releases

Press Releases

Dear Council and committee members, and the secretariat,

This week we issued two press releases, one of which was a statement from the Council regarding our distribu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 LegCo representative Ms. Mandy Tam.

We received outstanding coverage on this issue from the most prestigious and influential media commentators in Hong Kong, including RTHK and Sing Tao with most of the news reporters reporting the Institute's side of the story . The statement was preceded by coverage in the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in the form of a commentary article signed by our Chief Executive, Winnie Cheung and a story by Enoch Yiu in the "White Collar" column of th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Taking this high profile approach had the added and unexpected benefit of positioning the QP as a prestigious qualification that's right for Hong Kong now, which is the best news coverage the QP has received to date.

On the negative side, Ms. Tam was quoted in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s "Political Animal" column on 11 October as saying the Institute has played a "dirty trick" on her by making the announcement while she was attending her father's funeral. (Note: We became aware of her personal tragedy only shortly before the letter to her was issued.)

The issue is not over, however, and we are closely monitoring the news to ensure we are prepared for any new plot twists.

The second press release was the Institute's reaction to the HKSAR Chief Executive's policy address on 11 October 2006. We were mentioned in four stories yesterday.

Please call me or xxxx xx should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comments about these media initiatives.

Sincere regards,

Minxxx Hanxxx
Director, Communications
Hong Kong Institute of CPAs
Tel: 2287 xxxx
Fax: 2865 xxxx

CPA: The Success Ingredient


找到問題未?



答案是此信不是發給會員的!!

留意信的開始 "Dear Council and committee members, and the secretariat"!!

而朋友說晚上收到公會另一電郵說明上述電郵是寄錯了給所有會員,叫朋友 delete 喎!!

老友說, "今天將內部文件寄錯了給所有會員, 不知幾時將所有會員的私人資料寄錯給不應收到的人手裡"

小沙即同老友說這錯誤是有名堂的,叫 "梅菲定律Murphy's Law" 所謂Murphy's Law, 因流傳已久已經變成「諷刺」的代號, 而我們的生活中的確充滿諷刺。正如我們中國人的 "福無重至,禍不單行". 即不利之事情往往接二連三,危機可一浪繼一浪地此起彼落,故為政者需有充分的危機意識...

禮義廉恥

先多謝中環博客 CentralBlogger 禤中怡兄將小沙 <投資心得> 劣文於10月19日《am730》賜刊.

早前(二零零六年十月十日)小沙一篇名 (公開的分手信 - 致譚香文議員) 的文中提到香港會計師公會公開跟會計界議員、公民黨的譚香文「決裂」,小沙今天終於看到譚香文的以下回應:



談會計 - 回應香港會計師公會冀重建合作關係

香港會計師公會行政總裁兼註冊主任張智媛於十月十日《信報》撰文,批評本人最近在報章專欄中無理抨擊香港會計師公會。本人現特撰此文回應,期望透過理性討論釐清事實後,與香港會計師公會重建合作關係。

本來我應該在更早的時間作出回應,惟因本人近日忙於辦理父親的喪事,亦需要就施政報告作出回應,故至今方有暇回應。 

首先,本人了解香港會計師公會作為香港會計界的監管機構,為了確保香港會計師的質素,需要一套嚴格的考核機制,但的確有年輕會計師向本人反映,現在要考取會計師專業資格,比以前艱難,有關的考核機制有檢討和改善的空間,本人在專欄中反映他們的意見,希望公會和同業關注,推動業界就此作出討論。

沒有批評三年經驗要求過分

張小姐指稱,本人在專欄中質疑香港會計師公會要求報考會計師專業資格的人士必須累積三年在港工作經驗是太苛刻。這是一個很大的誤會,因本人在專欄中只指出公會不承認部分考生在外地獲得的相關工作經驗,此舉有商榷的餘地而已,並沒有批評三年經驗的要求過分;相反,本人極為認同會計師在獲得專業資格前,必須累積一定經驗。

就認可僱主和認可監督人的問題,本人在專欄中只是建議會計師公會增加非會計師事務所的認可僱主,和認可監督人的數目,並沒有抹煞公會在這方面作出的努力,本人只不過促請香港會計師公會進一步擴大認可僱主計劃。

本人在專欄中就資格互認協議提出的意見,是基於一個事實:部分國際會計專業團體的會員從前可以毋須經過任何考核,自動成為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但在新的資格互認協議下,卻失去此優惠安排。同時,亦有會計師向本人反映,部分海外會計專業團體的資格並未獲得香港會計師公會承認。本人期望香港會計師公會可與更多會計專業團體磋商,並訂立資格互認協議。

張智媛在文章中指稱本人無理批評香港會計師公會的政改方案問卷調查。事實上,本人依然認為有關問卷的提問方式具引導性,亦有會計師向本人反映不滿問卷的發送和回收安排。

該份問卷訪問會計師,是否接受政府的政改方案,可選擇的答案除「接受」和「不接受」和「勉強接受」,引導被訪者。另外,部分會計師表示是在問卷截止回應前一天,甚至在截止後才收到問卷,根本來不及回應,指程序有問題,公會收回問卷時,亦沒有明顯的措施確保不會重複回收同一人的回應。會計師的另一個不滿是公會自行進行問卷調查,可以透過電郵回覆者的電郵地址得悉其個人資料,不少會計師反映,因怕惹麻煩而沒有回應問卷,有會員亦就此向公會提出投訴。

透過協商爭取最大共識

香港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持不同的政治立場,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各方應該時刻秉持求同存異的態度,透過協商,爭取最大的共識,公會的政改民調多處出現偏差,且正反意見相當接近,公會斷不能把這個民調結果解讀為大多數人贊成政改方案。 

張小姐又指稱本人批評香港會計師公會設下關卡阻撓本人展開銷售稅民意調查。其實,本人當時在專欄中的說法,是基於去年處理政改方案時,公會拒絕代為發出通訊,阻延本人收集選民對政改方案的意見。當處理銷售稅的問卷調查時,本人也曾要求香港會計師公會代為發出問卷,但初時亦遇上困難,本人在專欄中提及此事,數天後與公會協商後問題得以解決,惟文章已經見報。

有關銷售稅的問題,本人了解香港會計師公會多年來的公開立場是支持政府開徵銷售稅,但本人認為,既然政府發表了一份諮詢文件,公會有責任以科學的方法,收集會員對銷售稅方案的最新意見。本人透過一個獨立機構進行的問卷調查,中期結果顯示六成二被訪的會計師反對開徵銷售稅。必須強調,這個只是階段性的結果,政府的銷售稅諮詢期尚未結束,在未來數星期,歡迎各位同業繼續回應本人的問卷,積極發表意見。

同時,負責是項民調的獨立機構保證,被訪者不會包括非會計界人士,也不會出現同一個被訪者重複回應的情況。這樣,相信可以盡釋張小姐對該項民調的質疑。本人衷心希望公會接受不同的意見,它充分徵詢會員的意見前,不宜判斷會計界是否支持銷售稅的立場。

求同存異推動業界發展

張小組在文中表明會停止為本人寄發通訊,本人認為這等於斷絕了本人與全體選民溝通的唯一渠道。本人雖然持有選民名冊,但法例嚴格規定,本人不能利用這些資料進行選舉以外的聯絡工作,所以沒有香港會計師公會的協助,本人根本無可能有效與遍布全港的二萬六千名會計界選民溝通。

即使香港會計師公會確如張小姐在十月十一日香港電台節目中所言,願意在我負擔郵費的前提下為我發出通訊,每兩個月也會為我帶來四、五萬元的支出,一年下來支出近三十萬元,佔本人辦事處開支近四分之一。如果這筆錢可以運用在其他與選民溝通的工作,豈不是更有價值?

從前,公會是免費為會計界的立法會代表寄發通訊,自從去年底政改方案以後才有所改變。

最後,我分享一些個人感受,我決定參政,純粹是基於一份對香港、對會計界的使命感,當選會計界立法會議員後,本人覺得可能自己並沒有當過香港會計師公會的理事或任何重要職位,使香港會計師公會較難適應這位「陌生人」,雙方難以建立合作關係。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和公會每一位會員,每一位理事一樣來自會計界,何必落得今天近乎「割蓆」的局面呢?會計師公會大部分理事是會員投票選出的,本人則是得到會計界選民支持才會出任立法會議員,同樣有代表性。本人深信,會計界同業不會樂意見到其代表們互相攻訐,公開罵戰,只想見到他們求同存異,在各自的崗位推動業界發展。



【明報專訊】(2006年10月19日)

早前香港會計師公會公開跟會計界議員、公民黨的譚香文「決裂」,當中殺手?就是不再為譚香文寄選民通訊,大大影響了譚香文的工作。譚香文日前在報章撰文,慨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希望跟公會冰釋前嫌,事發前她早約了公會兩名副會長吃飯,現在正好趁機擺和頭酒。

譚香文雖然希望與公會和解,但一談到公會行政總裁張智媛在本月10日發出的決裂信時,她還是悻悻然。原來當日剛巧是譚香文父親舉行喪禮的日子,公會也知悉此事,卻偏偏選擇在這時候發難,莫非是想趁她無力反抗時出手﹖

她說﹕「公會晚上7時還送來花牌,他們知道我父親的事,在7時到9時這段時間?,他們絕對有時間停止發採訪通知,停止將公開信電郵給我,停止在《信報》刊登公開信。」

張智媛的公開信表明,不再替譚香文寄選民通訊,但她在翌日電台訪問中又一改口風,說只要譚香文承擔全部郵費,可以代她寄出。

有會計師公會理事澄清,公會並非故意在譚香文喪父時出手,因為早在9月理事會時已決定採取行動,但直至出手當晚,才得知剛巧是譚父舉行喪禮之日,當時公會有討論過應否押後行動,但最終領導層做了「政治不正確」的決定。他強調,公會絕非居心不良。



看完以上兩篇文章,小沙即時想起前兩天晚上看重播電視劇 (流金歲月) 內的一段對白. 內容大致如下:

羅家良的父親舉行喪禮的日子,一班黑幫份子想在靈堂攪事:-


羅家良: 今天是我父親舉行喪禮的日子,有乜事,之後再坐低慢慢講,可以嗎?

黑幫份子: 好,之後再跟你算帳 (萬般不願意地走了)!!

對小沙個人而言, 羅家良辨白事期間無論之前跟黑幫份子有幾大仇口, 黑幫份子唔去安慰人都唔好去騷擾,至少要畀番死者一份尊重. 此乃中國人之禮數也.


再看香港會計師公會公開跟會計界議員、公民黨的譚香文「決裂」事件, 香港會計師公會尤如黑幫份子跟羅家良說「不」.

先不論「決裂」事件誰對誰錯,從譚香文議員的回應,我們看到在英國讀書及工作十多年的譚香文議員至少還懂得中國人的禮數.在堅定的立場下禮貌地向香港會計師公會的批評一一回應. 再慨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並希望跟公會冰釋前嫌.



再看香港會計師公會在此事上的處理手法:

(公會行政總裁張智媛在本月10日發出的決裂信時,原來當日剛巧是譚香文父親舉行喪禮的日子,公會也知悉此事,卻偏偏選擇在這時候發難.)

小沙認為係知悉此事既情況下仍然發難, 若非黑心, 就是IQ零蛋.此乃無.


(張智媛的公開信表明,不再替譚香文寄選民通訊,但她在翌日電台訪問中又一改口風,說只要譚香文承擔全部郵費,可以代她寄出.)

這做法等於斷絕了譚香文議員與全體二萬六千名會計界選民溝通的唯一渠道.。此乃不.


(有會計師公會理事澄清,公會並非故意在譚香文喪父時出手,因為早在9月理事會時已決定採取行動,但直至出手當晚,才得知剛巧是譚父舉行喪禮之日,當時公會有討論過應否押後行動,但最終領導層做了「政治不正確」的決定。他強調,公會絕非居心不良。)

1. (當時公會有討論過應否押後行動)

即是連扮唔知都費事,明知是譚父舉行喪禮之日都去做. 公會如果不是居心不良,就是百痴!!

2. (但最終領導層做了「政治不正確」的決定)


又話保持政治中立? 公會唔搞政治? 為什麼領導層會做了「政治不正確」的決定呢?

小沙認為公會這次行動很失敗,話哂會計師都叫做受過高深教育的專業人士,簡直不知廉恥!!


小沙相信經此事後, 更多會計界人士對現時會計師公會理事會這班高層更加反感.起馬給譚香文議員一點同情分吧!!


再講,張智媛(Winnie Cheung) 這行政總裁兼註冊主任,每年收取接近$280萬酬金 (*).唔知一眾會計師覺得佢值唔值呢?

(*) 根據公會2005年年報 <> 附註 19 <主要管理人員酬金> 中說主要管理人員包括理事會成員及行政總裁兼註冊主任。理事會成員並不收取酬金。二零零四/零五年度乃行政總裁兼註冊主任自二零零四年一月一日上任以來的首個完整財政年度。


究竟"會計師公會"抑或"譚香文議員"才能反映大部份會計界會員的意見, 心照不宣啦!!

最後,小沙很想在此文跟譚香文議員致深設慰問,願譚香文議員及其家人得到從神而來的安慰及平安.

星期三, 10月 18, 2006

投資心得

今天看到中環博客 Central Blogger 禤中怡留言, 十分高興,因中環博客 Central Blogger 是小沙每天必看的Blog!!

講到交流投資心得,小沙也很想將自己的差勁心得分享. 只可惜小沙近日因忙於照顧初生(3星期3日)兒子及愛妻,加上工作異常忙碌,相信很難將投資決定一一寫上.

小沙投資股票已近十年,藍籌股,三四線股仔, IPO, warrant 都玩過, 長線短炒,樣樣試過,經歷1997及2000年股災洗禮,沒有欠債已算萬幸.

經過多年股海浮沉,小沙悟出以下心訣:-

1) 財不入急門:
越想賺快錢,死得越快 .

2) 永不貸款炒股:
欠債時心理壓力大,影響決定 .

3) 永不炒warrant:
小沙依據讀書時學習 (Black Scholes Model) warrant 的定價及計法去炒賣,最終發覺 warrant 的巿場價根本不是根據公式,而是受到街貨量及 warrant 商加印等不公平條款影響.

4) 先認知,再投資:
不買不熟的股票,所以小沙現在最愛銀行及保險股.

5) 小食多滋味,多食壞肚皮:
小沙由"沙士"後開始,從不同一時間持有超過5隻股票. 學 Warren Buffett 話,好好看管籃子中的雞蛋好過.

6) 長線 vs 短炒:
兩者都有其好處,不宜同錢鬥氣. 買入任何股票前,先要決定長線或短線. 切記不可在買入後長轉短或短轉長,此乃小股民大忌.

7) 貪字得過貧:
定下止蝕並嚴守止蝕.

8) 高位出貨計數:
股市像人生一樣,有起亦有跌. 若大市在高位,應出貨計數. 通常清貨後有約半年時間慢慢在低位再選新貨.

9) 目標要踏實:
小沙每年的投資回報目標為本金之15%,不要以為很低,在複利息的計算下,每年平均回報15%已很可觀了. 再者,大部份基金長線都不能達到每年平均15%回報率.


根據小沙以上的心訣, 小沙己於大市超越18,000點時將大部份股票沽出,增持手頭現金,靜待大市回落時買特價貨. 手頭上最後一隻持有的 #939 (建行) 祈望能在工行IPO前後再試其高位於$3.8以上沽出.


至於工行 (#1398), 小沙一於響應 "萬人圍(工)", 小沙申請25手, 為太太申請35手,希望每人坐2望3吧. 小沙相信上市當天有25%回報吧!!

P.S. 由於小沙今年要保住初生小兒子奶粉錢,今年投資比較保守,現時只取得14%回報,希望沽出建行及工行後能提早達標(15%)吧!!

星期五, 10月 13, 2006

何為政治中立

香港會計師公會理事會剛於二零零六年十月十日作出聲明,公會採取特別行動以保持政治中立,宣布決定停止為立法會會計界功能組別代表譚香文女士發放資料信息。

言尤在耳,小沙這兩天還在心痛中,香港會計師公會理事會即在二零零六年十月十一日為各會員展示何為政治中立!!


致:編採主任/新聞/財經版編輯

香港會計師公會讚揚政府的企業管治、教育及環保政策

(香港,二零零六年十月十一日) ── 香港會計師公會(公會)今天表示,全面支持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發表的施政報告在強調致力鞏固香港作為金融中心地位、加強企業管治、教育及環保工作上的努力。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市場,需要有新設立的財務匯報局、新的上市規則及對企業管治的重視。」公會的行政總裁張智媛表示﹕「我們喜見香港特首在報告中提及這些措施,特別是財務匯報局的成立,是會計專業規管的一個重要環節。」

公會讚賞曾特首有關商業實務必須符合國際準則的言論。香港的會計界乃全球首個全面採納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群體之一,此舉有助全球投資者對不同的財務報表作出比較。張女士表示,香港會計師公會現正與內地就促進當地會計準則與國際準則接軌緊密合作。

公會亦稱讚報告提出引入世界各地專才到香港的建議。公會經已與多個國際會計團體訂立相互認可協議,有助吸引全球最優秀的會計師來港工作。

關於曾特首提出的環保政策,公會長期以來一直支持「污染者自付」的原則,在不加重公共財政負擔的大前提下減少廢物的製造。


- 完 -



小沙見到這新聞稿,當堂目定口呆!!
難道香港會計師公會已成為親中組織?所以立即跟曾特首學習 '親疏有別',與立法會會計界功能組別代表譚香文女士分手?



今天香港會計師公會上o左 (10月13日刊於《am730》),威到盡呀,有幾多個「專業」團體可以咁見報?

保持政治中立? 某人已經積極做野準備下屆立法會功能席位!!

星期二, 10月 10, 2006

公開的分手信 - 致譚香文議員

小沙今天看到以下兩封很特別的分手信:-

分手信 (一)

Our Ref.: C/CMP (5)(a), M43259

香港
英皇道499號
北角工業大廈22樓
信報

總編輯陳景祥先生

陳先生:

對譚香文議員的回應

近期,譚香文議員不斷撰文攻擊香港會計師公會(公會),及向傳媒指控被公會封殺,受到不公平對待。

對於譚香文女士的指控,公會認為有必要作出回應。

譚香文女士在八月十九日《東方日報》專欄中,就近日銷售稅諮詢問題,批評公會設下關卡,阻攔譚議員向會員發出問卷。事實上,公會已應譚女士的要求,一如以往,將她的問卷附帶公會信件代為寄出。譚女士於文中抨擊公會對其問卷調查採取不合作態度之言,實屬無中生有。

譚女士在八月二十二日《東方日報》專欄,繼續批評公會未有就銷售稅向會員作問卷調查,並指公會過往曾就政改問題作出的意見調查,非但具引導性,更令會員擔心會被秋後算帳,而不願作出回應。

有關銷售稅諮詢,公會是依照其一貫按部就班的方法去處理。公會在九月初分別舉辦了兩場銷售稅論壇,並於九月底開設公會的銷售稅網頁,讓會員清楚瞭解銷售稅諮詢的來龍去脈。公會更預備在今年年底前,向所有會員作一次意見調查,以便能夠全面掌握會員對銷售稅的看法。公會在稅務委員會轄下所成立的專責小組,將負責收集和諮詢會員在商品及銷售稅方面的意見,並將所收集的意見納入公會對政府諮詢文件的正式回應。譚女士應尊重公會此持之以恆,客觀而獨立的處事方法。

至於公會早前就政改問題所作的意見調查,回應達二千七百份。二千七百名會員的回應,證實了他們對公會問卷調查方法及內容均表示贊同。因此,譚議員在《東方日報》專欄中,對問卷所作出的言論,公會實在無法認同。

反之,由於譚議員對銷售稅的問卷調查,是通過多個不同的機構發出,大部份公會會員亦因而收到多份相同的問卷。此外,由於這些機構有部份會員是非業界人士,譚議員的問卷調查是否能真正客觀反映業界的意見,有待商榷。

在會計專業資格方面,譚議員在九月十二日《信報》專欄,指會計師公會有意設立障礙,令專業資格考試困難重重,嚇怕不少有志於此的年輕人。公會對此言論甚為詫異。首先,根據香港專業會計師條例的要求,公會有責任確保會計專業人士的質素,此乃公會的首要任務。再者,作為一個先進的國際資本市場,香港需要一個能有效處理複雜多變市場環境的會計專業,提供高質素的專業服務。因此,任何人士為能成為香港會計師而需付出的努力和時間,實在是理所當然,並無不妥。

事實上,本港會計系之學額,過去兩年增加20%。而同期報讀公會專業資格課程的人數亦數以倍增,最新的註冊學生人數突破一萬。這足證香港的年輕人並未有被嚴格的專業課程訓練和要求嚇怕。

譚女士建議公會放寬專業的考核機制,並認為公會對資格要求過份苛刻,需減少課程、考試或工作坊的數目。她更質疑公會對接納海外會計師團體的會員註冊成為香港會計師的處理方法。

譚議員可能未儘了解現時國際商業社會對會計師能力及質素的要求,她的建議未免予人一種倒退的印象。

「會計師」是一個高質素的專業資格,更是維持和發展香港作為主要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基石及信心保證。公會的專業資格課程,訂下大學畢業資格、專業培訓及系統化實際工作經驗的要求,是與世界各地頂級會計師資格的要求看齊,並不能視作苛刻。事實上,公會在十多年前已訂下具前瞻性,對香港會計專業教育作出高度要求及標準的方針。

現時公會的專業資格課程更已體現了其在國際上的認可地位。在過去五年,香港的會計師資格與全球十多個海外會計師資格達成相互認可的安排。一方面為香港會計師製造跨國就業及執業的方便,亦給予海外會計師加入香港會計師行列的機會,舒緩香港因經濟蓬勃發展,對高質素會計師的需求不斷增加的情況。

此外,公會作為專業監管機構,主要負責向執業會計師發牌。外國會計師要在香港就業,絕無問題。惟要在香港執業,就必須如其他專業例如律師、醫生,經本地考核。在這方面,公會已引進了一個獨立的專業資格評審機制,對評核海外會計師專業資格的客觀性,無庸置疑。

譚女士亦指公會專業資格課程要求考生必須在被列為「認可僱主」或「認可監督人」的督導下取得最少三年實際工作經驗,是為有志成為會計師的人設下不必要的關卡,並認為現時只有較少商業機構被納入公會的「認可僱主」名單,是減少了考生在其他企業服務的選擇。

世界各發達國家的會計師組織,對會計師培訓的工作經驗要求大致相同。這種要求是被視為獲得會計師資格的重要元素之一,亦與其他專業列如律師或醫生的培訓要求無異。公會所訂立的三年實際工作經驗要求,是作為一個會計師不可或缺的在職訓練,與其他海外頂級會計師團體所設定的要求並無分別。若公會遽然降低了這項要求,則直接影響了公會目前與其他海外會計師團體資格互認的安排。

現時,公會已有798家註冊為「認可僱主」的機構。除會計師事務所外,這批「認可僱主」更包括不同行業的機構,計有證監會、匯豐銀行、和記黃埔地產有限公司、港燈集團、新鴻基地產、希慎集團及東亞銀行等。此外,公會亦已有1,312名於各大小類型行業工作的會計師,註冊為「認可監督人」。由於此項系統化實際工作經驗要求經已日趨成熟,並備受各界支持,「認可僱主」及「認可監督人」的數目與日俱增。

最後,公會擬就公會因代譚議員寄發通訊函件而遭到種種的指控作出回應。
自會計界功能組別於立法會獲得議席之後,公會近二十年來,一直與業界代表合作無間,為會計界及市民服務。

由黃匡源、李家祥,直至現在的譚香文議員,公會都本著同一宗旨,為會計界代表提供技術支援,讓議員工作更加順利。一如以往兩位立法會業界代表,公會樂意協助議員與會員溝通。

在公會的二萬六千名會員中,約有一萬名會員是選擇接收郵寄文本,另外一萬六千名會員則選擇以電郵方式與公會溝通。公會免費安排代寄譚議員的通訊予選擇接收郵寄文本的會員。至於另外選擇接收電郵的一萬六千名會員,公會曾建議譚議員以電郵方式向這批會員發放其通訊,以省資源。但譚議員堅持要郵寄通訊至所有會員,一件不漏,公會亦經商議後,從善如流。譚議員因此而要支付該批郵費實屬無可厚非。如要公會使用公會亦即其會員的資源,代譚議員支付這筆無需要花的「額外」郵費,亦毫不合理。此外,公會亦同時在郵件加免責貼紙,以便譚議員可暢所欲言,亦無懼任何政治意見會有被過濾之虞。此安排是與譚議員多番商討後達成。可惜譚議員在其通訊《香江文情》中,反指公會拒絕為她代發放其通訊,迫使她花費郵寄。

凡此種種,公會認為其與譚議員的關係已到無法繼續維繫的地步。為免兩者關係被弄至日趨政治化而影響公會的獨立運作,公會決定停止為譚議員寄發通訊,並對會員及外界清晰表明公會與譚議員有各自自同的立場、見解及代表性,而兩者的言論及取向,亦並不代表對方的立場或意見。

雖然公會完全尊重譚議員發表個人意見的權利,然而,譚議員多次在未經與公會溝通及完全了解事實真相的情況下,向公會作出無理抨擊,公會深表遺憾。

行政總裁
張智媛 敬啟
二零零六十月十日





分手信 (二)

致:編採主任/新聞/財經版編輯
(即時發布)

香港會計師公會理事會作出聲明

公會採取特別行動以保持政治中立

(香港,二零零六年十月十日) ── 香港會計師公會理事會今天宣布,決定停止為立法會會計界功能組別代表譚香文女士發放資料信息。

公會行政總裁兼註冊主任張智緩表示:「對於需要作出這項決定,我們深感遺憾。譚女士在很多課題上越來越採取政治化態度。公會理事會相信,公會作為會計界的法定及監管機構,必須與譚女士本人的政治立場及個人意見劃分界線。」

「我們剛完成草擬公會的五年長遠發展計劃書,為業界制訂立宏大深遠的目標。理事會認為公會必須集中精力去達成定下的目標。」

譚女士過去多月來在報章的個人專欄及信件中不斷對公會作出公開批評,理事會認為必須就此等批評作出回應。

理事會對於譚女士在其報章專欄、致公會會員信件以及透過傳媒對公會作出的批評中,包含很多對公會以至會員造成傷害或潛在損害、而又全無事實根據及錯誤的指責,理事會對此表示極度失望。

張智媛表示:「公會經過了三十多年來的努力,才達致今天的成就。我們有責任保護公會及會員的聲譽及地位。」

公會在最近致會員的信函中,建議會員如欲繼續收到譚女士的資訊,可直接以電郵或電話方式與譚女士聯絡。



其實分手咪分手囉,為什麼要經第三者同公開呢? 有否想過子女 (公會會員) 的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