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起兼職,相信好多人都做過。不過不講大家未必知道,社會上有一班專業人士,年中無休地做其兼職。他們當然不是走到快餐店或7仔工作,而是利用其專業知識,在正職以外找多少外快。究竟他們是誰呢?
建築師、醫生定律師?
答案是專業會計師。
在會計師專業行頭裡面,主要劃分兩大類別,即執業會計師及非執業會計師。故名思意,執業會計師是指已領有由香港會計師公會所頒發的執業証書 (Practising Certificate) 之公會會員。他們主要開設會計師事務所及從事核數及相關工作。非執業會計師因不能簽發核數師報告書的關係,所以主力在商業機構的會計或財務部發展。
那麼兼職又是什麼呢?
原來在現行機制,香港會計師公會容許有資格申領執業証書的會員登記成為兼職執業 (Part-time Practising) 會計師。您或許會問,他們何解不全職執業呢?
答案一字咁淺,全職執業要開設自己會計師事務所,成本大又有風險,沒有穩定客戶,分分鐘慘過打工。兼職執業其中一個好處是有一份穩定的正職,在工餘時從事核數工作,由於沒有租金及員工負擔,其收取的核數師費往往比會計師行低很多。
不過馬沙一直奇怪,會計師出名需要長時間工作,他們怎會有時間於正職以外,兼職從事核數工作呢?
其核數工序的質數能否跟上全職核數師呢?
一般市民要分別出他們身份,只要睇睇核數師報告書個簽名,正常來說是以公司名簽發,而兼職多數簽人名。
(1月11日刊於《am730》)